一般除草劑按作用性質(zhì)分類的話,主要可以分為兩類。
1、滅生性除草劑
某些除草劑,不加選擇地殺死各種雜草和作物,這種除草劑稱為滅生性除草劑,例如草甘膦、草銨膦等。
2、選擇性除草劑
有些除草劑能殺死某些雜草,而對另一些雜草則無效,對一些作物安全,但對另一些作物有傷害,此謂選擇性,具有這種特性的除草劑稱為選擇性除草劑。除草劑的選擇性不是絕對的,而是相對的,就是說選擇除草劑不是對作物一點也沒有影響,能把雜草殺光,而是在一定對象、劑量、時間、方法和條件下的選擇性,選擇性好壞由選擇性系數(shù)所決定,所謂系數(shù)是一種除草劑殺死(或抑制)10%以下作物的劑量和殺死(或抑制)90%以上雜草的劑量之比,系數(shù)越大越安全,一個選擇性除草劑其選擇性系數(shù)大于2才可推廣。
常見滅生性除草劑的比較
滅生性除草劑:百草枯(已禁用),草甘膦,草銨膦。
1、作用方式不同,優(yōu)缺點
草甘膦是內(nèi)吸傳導滅生,徹底死根;對抗性惡性雜草如牛筋草、小飛蓬,馬齒筧等效果不明顯,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淺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香菜、胡椒、葡萄、木瓜等。
草胺膦是半內(nèi)吸或內(nèi)吸很弱無傳導的觸殺滅生,不易死根。草銨膦為廣譜、觸殺、滅生性,非殘留除草劑,使用范圍很廣,草銨膦幾乎可以用在所有作物(只要不噴到作物上即可,行間施藥要加裝蓋或罩)。可用于寬行種植的果樹、中耕作物、蔬菜和非耕地的雜草防除;)持效期長達30天左右。稀釋草銨膦時用水量一定要充足,同等劑量下,用水量有差異,其最終防治效果也會有很大差異。
草銨膦的用量
草銨膦的用量問題,以200克/升草銨膦為例,在去年的7月份,筆者曾經(jīng)做過實驗。實驗結(jié)果表明對于普通雜草,一桶水(容量15KG)用量100ml--120ml,效果就很好了;但是對于一些抗性雜草,如:蘆葦、白茅等多年生雜草,一桶水(容量15KG)用量達到200m以上,才能有較好的殺草效果。
草銨膦為何有時候除草效果不好?
草銨膦除草效果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,即:濕度、溫度、光照。
濕度的影響:氣候干旱,植物為了減少蒸騰作用,關閉氣孔、葉片卷曲、葉皮增厚,不利于草銨膦的吸收,影響藥效;空氣濕潤,植物葉片表面蠟層保持濕潤狀態(tài),氣孔開放,提高了植物對草銨膦的吸收,利于藥效的發(fā)揮。
溫度:在低溫條件下,草銨膦通過角質(zhì)層和細胞膜的能力降低,從而影響除草效果。草銨膦隨著溫度的上升,殺草效果隨之提高,建議使用溫度15攝氏度以上,低溫效果不好。
光照:光照條件好的情況下,植物的蒸騰作用強,利于草銨膦藥效的發(fā)揮。
配藥時需注意
草銨膦和草甘膦都遇土鈍化,所以配藥時不要用渾濁的水,遇土鈍化所以沒有封閉效果,也不影響下茬作物。
除草效果:
草甘膦一般要7~10天見效:
草銨膦一般為3天(正常氣溫)
影響藥效的因素----溫度
草甘膦在日平均氣溫10℃以上使用除草劑,其防治效果可達80%以上。15℃-25℃范圍內(nèi),效果較好,但以不超過30℃為宜,過高的溫度容易引起施藥人員中毒,有的除草劑在高溫下施用還會造成藥害。溫度低干10℃藥效只有一半,低干5℃時基本無效。因此,低溫季節(jié)使用除草劑,一定要抓住溫度較高時進行。
草銨膦:建議使用溫度15攝氏度以上,低溫效果不好。
安全性:
草甘膦是一種滅生性除草劑,使用不當會給農(nóng)作物到來安全隱患,特別是用其防除田埂或果園雜草時,最易出現(xiàn)漂移藥害。要強調(diào)的是,在果樹林譬如柑橘園使用時,對根系還是有破壞的,同時容易造成土壤板結(jié)和“缺素癥”等諸多難題,長期使用會導致果樹黃化等現(xiàn)象。
草銨膦施用后在1~4天即可播種移栽。草銨膦低毒、安全、快速、環(huán)保、追肥增產(chǎn),對土壤、作物根系和后茬作物無影響,持效期長,幾平適用于所有作物除草,在土壤中易降解,對作物安全,不易漂移,更適用于在敏感期或霧滴漂移無法完全避免的園林苗木、茶園、果園等的除草使用。
除草速度從高到低:
草銨膦>草甘膦
安全性:
草銨膦>草甘膦
冀公網(wǎng)安備 13043502000130號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冀ICP備2020024247號-1